首页 > 新时代文明实践

涟源市文明实践“四聚焦”为民推进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来源:涟源市委文明办 2023-04-04

官方微信

一 分享 一

构建“3+3+8+N”工作体系、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资源、打造“涟源红”“涟源先锋”“川门娘子军”“东园嫂嫂”品牌、针对群众急难愁盼推出 “阳光课堂”“屋场会微宣讲”“爱心奶奶护学岗”“涟水好少年”“凉风行动”文明实践项目……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涟源市紧紧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目标,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实现2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0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聚焦培根铸魂,文明实践示范引领育民。近年来,涟源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三级书记负责制,健全三级服务网络,在省科技厅的对口帮扶指导下,各级党组织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同基层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发挥文明讲堂、理论宣讲室、科普教育室、图书角等功能室作用,开展“屋场会”微宣讲、科学知识大宣讲、文明大宣讲、心理疏导、应急宣讲等活动5000余场次,受众累计40余万人次;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拍摄创作快板宣传片1个,宣传短视频16个,新湖南客户端进行了推介,真正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党员群众党性修养、感恩奋进、乡村振兴、反诈打跨、文明风尚等内容 “飞入寻常百姓家”,筑牢了理想信念之基。通过典型示范引领,目前全市有全国文明单位(乡镇)3个、省级文明单位(乡镇、村)13个、省级文明校园3所,县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乡镇、村)317个;娄底市文明家庭20户,省级及以上文明家庭3户。湖南省最美志愿者3人,湖南省新时代好少年2人,累计33人被评为湖南好人。县市级以上道德模范49人。

聚焦群众需求,文明实践架桥铺路惠民。按照市委“一切工作到支部”落实到最小单位,最小网格的要求,积极推行“网格化”机制建设,将城区划分为7大网格,不断拓宽文明实践活动覆盖面,由村(社区)文明实践站站长担任网格长,每个网格内的党员、村民代表担任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及时了解村民的困难及需求,消除误会,搭建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探索推行“假期阳光课堂”,回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假期自愿到边远山区为留守儿童进行课外辅导和心理疏导,使广大留守儿童找到了家的温暖,央视对此进行了宣传推介,被评为2022年湖南省最美志愿服务项目。组织爱心、孝亲敬老、巾帼志愿者等协会,开展“凉风行动”“孝亲敬老 乐享生活大型公益会”“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40余场次,帮助孤残、困难人群3万余人次,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社会的关怀和温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创新模式乐民。创新党建+文明创建模式,充分发挥涟源先锋党员志愿者引领作用,群众、五老人员、青少年学生志愿者上下同心, 17万余名“涟源红”一齐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市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喜迎二十大”文明单位乒乓球、气排球比赛,“喜迎二十大,明月照万家”中秋诵读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暨“书千联·送万福”志愿服务活动等大型活动60余场次编写《移风易俗教育读本》(小学版和初中版),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倡导移风易俗和垃圾分类。组建乡镇业余文艺宣传队20支,去年以来,开展义务演出300余场,引导摒弃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扎实开展好“我们的节日”活动,提倡网络拜年、电话问好、居家过节、自觉减少走亲访友,传统节日不“传统”过;各乡镇、村成立红白理事会,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禁燃禁炮卓有成效,全市506个村(社区)禁燃率达80%;文明祭扫蔚然成风;爱卫护卫意识明显增强,村容村貌大有改观,打造了一大批秀美屋场;村民的思想也有了变化,思想更加活跃,愿意接受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高价彩礼、薄养厚葬、相互攀比等现象有效遏制。同时,鼓励村民参加公益活动,将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换算成相应积分,村民凭积分在“公益银行”换取生活用品。目前,涟源市已率先建立起市、乡、村三级公益银行管理模式,每级安排管理员和录入员,各村、社区、协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积分管理办法。2021年涟源市积分制“公益银行”被评为湖南省第一批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三甲乡新玉峰村围绕村庄建设、乡风文明、环境治理等方面进行建设的最新版“村规民约”,入围湖南省第二届“十佳”村规民约。

聚焦服务大局,文明实践齐聚力量安民。出台《涟源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构建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3+3+8+N”工作体系,组建理论宣讲、教育教学、文化文艺、科技科普、法治宣传、医卫、应急救援、文明倡树等8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21支乡镇(街道)大队和506支村(社区)中队,设立市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核定全额事业编制5人,主要负责安排任务,调配资源,指定服务项目清单,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志愿者登记、注册、培训等工作。志愿者队伍以“服务群众、服务大局”为出发点,特别是几十名奶奶志愿者自发组织“爱心奶奶护学岗”冒严寒、顶烈日,多年如一日义务护航学子上学路,成为涟源城区一道美丽风景;科普志愿服务队组织2100余名科技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家政技能等培训服务,共举办柑橘、百合种植、黑牛养殖等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40余场、受训人数达5000人次,扶植壮大特色种养专业户1000余户,其中“临时生产队“助力春耕生产活动、“支农志愿者服务春耕生产”等连续两年被新华社重点推介,点击阅读量达120余万;市医卫志愿服务队发挥行业特点,凸显医疗健康服务能力优势,以人民健康为己任,组织35支医卫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全市开展老年人体检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服务,截止目前,服务群众4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受咨询2000人次。市法治宣传志愿服务队千名政法干警进基层,在开展“五进联万家,四小解民忧”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屋场会”“娄底红”的优势,以“我为屋场开个会、我为网格打个卡、我为平安守个夜”活动为特色,以群众关注的“门口、窗口、路口”形象提升工程为切入口,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做好事,参与志愿活动135次1100余人次,当好了群众的“调解员”“宣传员”“守护神”。17万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倾心服务,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烦心事、揪心事、闹心事,为助力解决信访上访、环境整治、交通顽疾等基层治理难题增添合力、减少阻力。

责任编辑:刘 芬风
一封家书